Helicobacter:IF= 4.3,中科院2区,JCR Q1/Q2,胃肠道感染与机制研究的重要国际期刊,聚焦幽门螺杆菌(H. pylori)与相关疾病,兼顾机制+临床,混合开放获取模式,审稿效率超高!
Helicobacter:IF= 4.3,中科院2区,JCR Q1/Q2,胃肠道感染与机制研究的重要国际期刊,聚焦幽门螺杆菌(H. pylori)与相关疾病,兼顾机制+临床,混合开放获取模式,审稿效率超高!
1.引言
Helicobacter创刊于1996年,由Wiley-Blackwell出版,是一份专注于幽门螺杆菌及相关胃肠道疾病的国际专业学术期刊。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2区,微生物学小类2区,胃肠肝病学小类3区,JCR分区为Q1/Q2。期刊发表内容涵盖H. pylori的感染机制、临床诊治、抗生素耐药、胃癌发生机制、微生物组学、免疫反应及疫苗开发等方向,兼顾基础与临床交叉研究。该刊采用混合开放获取模式,支持全球学者快速传播研究成果,在胃肠病学和感染病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。
2.期刊简介
期刊名:Helicobacter
ISSN:1083-4389
创刊时间:1996
影响因子:4.3
实时影响因子:4.24
五年影响因子:4.6
中科院分区:2区
JCR分区:Q1/Q2
自引率:16.3%
年发文量:105
发行频率:Quarterly
3.期刊索引
4.期刊指标
影响因子: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,最新为4.3,实时影响因子4.24。
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2区,微生物学小类2区,胃肠肝病学小类3区,虽然未进入TOP区,但在幽门螺杆菌及相关疾病这一细分方向仍处于核心期刊位置,学术定位稳固。
JCR分区为微生物学小类Q2,胃肠肝病学小类Q1,尽管整体不及Gut、Gastroenterology等顶级Q1消化领域期刊,但其在H. pylori相关研究中的影响力极高,被认为是该领域的“权威刊物”。
自引率:期刊自引率目前16.3%,维持在合理水平,无明显异常,学术公信力较好。
预警情况:2020-2025年均不在预警名单中
5.收稿范围和类型
收稿范围:发表有关胃肠病学、微生物学、疫苗开发、实验动物科学等领域的交流的高质量文章。
稿件类型:原创研究论文、病例报告、评论和致编辑的信。
6.年发文及国人占比
年发文:期刊年发文量2024-2025年发文量105篇,发文规模适中,接受率约22%,竞争存在但不算极端激烈。
国人发文占比:
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1。
WOS数据显示,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南昌大学、山东大学和北京大学。
7.审稿周期和录取率
审稿周期:官网显示初审时间为6天。
录用率:官网分享录用率为22%。
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,录用最快45天,最慢85天,具体如下:
第一篇:5月31日投稿,8月26日接收
第二篇:7月13日投稿,8月28日接收
第三篇:6月14日投稿,8月22日接收
8.期刊版面费
Helicobacter支持开放获取,开放获取费用为4150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为2.8万元。
9.经验分享
学者1:发了十来篇了,很好很权威的杂志!
学者2:非常效率的一本期刊,初审14天左右,大修后再审14天,小修后2天接收!
学者3:内审7天。
学者4:选择非OA ,不要版面费。
学者5:专业领域的好杂志啊。
10.期刊总结
Helicobacter是胃肠道感染与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,虽然整体影响因子处于中等水平,但在细分领域内学术权威性强。期刊审稿迅速、发表效率高,适合中国团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研究成果。其接受率相对适中,发表门槛主要体现在研究创新性与临床转化价值。对于胃肠道感染、微生物与肿瘤机制交叉研究方向,该刊是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投稿阵地。
11.相关领域期刊推荐
相关文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