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ving and Hyperbaric Medicine中科院四区,未被预警,影响因子1.1,JCRQ4,审稿流程慢,自引率高,投稿需谨慎

时间:2025-08-01 10:45:34 | 来源:羚羊学术官网 | 浏览:1453

嘿,各位在潜水和高压氧医学圈 “深潜” 的研究者们,注意啦!还在为你的硬核研究找个对口又靠谱的 “亮相舞台”?Diving and Hyperbaric Medicine这扇门,专为你们敞开着呢!

不管你是摸透了潜水时人体那些 “暗潮涌动” 的生理变化,还是给高压氧治疗搞出了新花样,又或是琢磨出了让潜水员更安全的 “护身秘籍”—— 别藏着掖着,这儿就缺你的好点子!

要知道,这期刊可是领域内的 “专业认证官”,SCIE 等数据库收录加持,严格的同行评审既能给你的研究 “盖个质量章”,又能让全球同行都瞅见你的厉害。投过来,不仅能让你的成果被更多人用起来、学起来,说不定还能和其他 “潜水医学达人” 撞出更妙的合作火花!别犹豫啦,你的研究值得被更多人看见,赶紧把稿件甩过来,让它在这儿发光发热吧!

 

期刊简介

Diving and Hyperbaric Medicine于 2006 年创刊,是南太平洋水下医学学会(SPUMS)与欧洲水下与高压氧医学学会(EUBS)联合出版的季刊。出版地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,以英语为主要语言,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(ISSN)为 1833 - 3516,电子 ISSN 为 2209 - 1491 。

期刊名:Diving and Hyperbaric Medicine

影响因子:1.1

实时影响因子:1.082

五年影响因子:1.4

中科院分区:四区

JCR分区:Q4

自引率:45.5%

年发文量:50

发行频率:季刊

期刊索引

 

期刊指标

●影响因子

期刊 2015 - 2016 至 2024 - 2025 年度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图,2024 - 2025 年度影响因子为 1.1 ,整体有波动,近年呈先降后升态势 。

●分区

在 2022 - 2025 年不同版本中科院期刊分区数据,在 “公共卫生、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” 小类学科及医学大类学科,分区均为 4 区,分区稳定,反映其在国内相关领域影响力处于靠后梯队 。

 

JCR分区:wos分区属于Q4区。在 “PUBLIC, ENVIRONMENTAL & OCCUPATIONAL HEALTH(公共、环境与职业健康)” 学科,按 JIF、JCI 指标均为 Q4 分区,反映其在该领域国际影响力处于相对靠后梯队 。

●自引率

自引率:2024 - 2025 年达到 45.5% ,可能会引发对期刊引用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质疑。

●预警情况

期刊均未在预警名单当中。

 

收稿范围和类型

该刊收稿的范围:潜水相关生理病理(如气压伤、减压病机制及对听觉 / 平衡系统等机能影响 )、安全与风险防控(装备技术、减压程序优化、环境监测等 )、潜水员职业健康(医疗保障、Fitness to Dive 评估、潜水后康复干预 );高压氧医学应用包含其治疗基础机制(对组织修复、气体代谢的影响 )及在潜水相关疾病(减压病、缺血损伤等 )与临床拓展场景的研究;还涉及跨学科关联,覆盖公共卫生、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范畴(如潜水行业健康管理政策、潜水环境人群健康影响、职业潜水员长期健康追踪等 ),凡与潜水 / 高压氧医学临床实践、基础科学、行业应用相关研究

文章类型:包括原创文章、技术报告和案例系列,综述论文,病例报告、简短沟通和工作进展,给编辑的信。

年发文及国人占比

年发文量:在 2024 - 2025 年稳定在 50 篇,表明期刊在经历调整后,重新吸引了较多高质量投稿,或者是恢复了之前较为宽松的出版策略 。

 

审稿周期和录取率

根据非官网信息,审稿周期为大于12周。

期刊版面费

根据官网显示,无版面费。

 

期刊总结

该期刊被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(SCIE)收录,在国际学术界拥有一定的通行性和认可度 。但是,影响因子虽在近年有所回升,但整体呈现波动状态,稳定性欠佳 。这可能导致作者在使用发表成果进行学术评估时,面临不确定性, 难以凭借期刊稳定的影响力获得预期优势。从发文量趋势来看,2024 - 2025 年度发文量显著下降。 这意味着投稿竞争加剧,录用难度提升,作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让自己的稿件脱颖而出。在中科院分区中,大类学科医学及小类学科外科、移植均处于 4 区 ,在国内医学学术评价体系中,这一分区等级难以在职称评定、 科研项目申报等环节为作者提供较强的竞争力。虽然期刊专注器官移植领域是优势,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交叉成果的发表。 如果研究涉及器官移植与其他学科(如材料科学、人工智能等)的深度融合, 在该期刊可能面临发表范围适配度的问题。

相关领域期刊推荐